《群書治要》中修齊治平的智慧 9 成德法師(蔡禮旭老師)

play-sharp-fill

《群書治要》中修齊治平的智慧(第二回)—做好榜樣,為人演說  成德法師主講  (第九集)  2022/12/21  馬來西亞馬六甲  檔名:55-226-0009

【點播更多集數】

上個禮拜很抱歉!停了兩節課,因為有點受寒。修行就要在境界當中修,這個境界自己覺得提醒自己,可能是一來是太累了,這是過了。因為師長講經提到四大天王,首先是東方持國天王,持國、持家、修身,這個理是大小圓融,都算在內。東方持國天王拿的是琵琶,代表不能太緊,緊了一彈會斷;不能太鬆,鬆了就彈不出曲來了。就像一個家,太緊了,孩子都不敢進門了;太鬆了,沒有家教,沒有家規,可能孩子就沒規矩,亂成一團。同樣的用在個人身心的修養上,還是不能太過,就不能太累了,不然弘法的事情就不能長久。所以修行也是改性格的過程,因為自己比較逞強,所以就停了一個禮拜課程,所以跟大家致歉,幸好有緩過來了。所以修行隨時在境界當中練,不能太過,也不能不及,往中道的方向去努力。像現在年底到了,剛好成德十二月底到新加坡,接著要到澳洲辦事情,這個行程還是很滿。所以假如排得太滿,到了不同的地區,水土都還是要適應適應。我以前安排事感覺都安排得緊鑼密鼓,都太過了,把自己都搞得太累了,然後之後又生了點小病,又讓大家很操心,這個是挺罪過的。所以要學習顏回不貳過,雖然學得很不好,但還是要經一事長一智來提醒自己。

  我們學習《群書治要》,尤其我們上一次講到的,這一部書成了,魏徵在序文當中說到,這部書「實為一部用之當今,足以鑒覽前古」,從皇帝一直到晉朝,這幾千年的經典歷史,經史子的部分我們都可以引以為戒,可以用這幾千年的文化的智慧,包含所經歷的歷史來為借鑑,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可以看得更遠。這個以史為鑑的態度,除了在讀史書之外,事實上我們曾經走過的路,也要引以為戒。不引以為戒,同樣的問題會一再發生,就好像自己透支身體的情況,也是屢屢發生。所以自己不下決心的話,有時候這個習慣轉不過來。所以這個也是《群書治要》強調的,「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」。真正引以為戒,重視了,我們才有警覺性,不再犯同樣的問題。「傳之來葉,可以貽厥孫謀」,魏徵已經預言到這部書,對於後世的子孫來講,一定可以成為他們在面對人生,甚至是經營一個國家、朝代,可以以這部書為很好的借鑑、很好的參考寶典。魏徵講的就是我們現在的情況。

  諸位仁者,大家最近有沒有遇到人事上的考試?你們沒什麼反應,有遇到嗎?印光祖師說,一天當中萬境交集。大家一個都沒有遇到,有點不正常,應該都會遇到。大家遇到的時候有沒有用《群書治要》教的教誨來考慮事情?那這一部書就已經在幫助我們,就像魏徵說的,「傳之來葉,可以貽厥孫謀」。就像成德自己生病了,就要觀照問題出在哪?因為整部《群書治要》從事上不離兩個字「因果」。自己怎麼把身體搞成這樣,原因在哪?你不把原因找到,不好處理。我們親戚朋友可能身體出了情況、心理出了情況、家庭出了情況,都不會離開這兩個字「因果」。你看身體出情況了,老來疾病都是壯年的時候落下來。比較年輕的時候沒有注意養生,亂吃,甚至熬夜、透支,沒問題,我還小,我還年輕,但是這種子都落下去了。還有包含家庭的問題,很可能自己一直該盡的本分沒有盡,慢慢問題浮出來了。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」,我們要幫助他,他的原因出在哪?我們得看清楚,我們看不清楚怎麼幫他?看清楚之外,態度,我們還要用身教帶動他,然後言教還要和顏愛語,柔和質直,來護念他。不能找到他的問題了,就很強勢的指責他,這個可能適得其反。成年人我們要顧著人家的自尊,不能讓人家難堪。「攻人之惡毋太嚴,要思其堪受」,人家能接受,受得了。我們太嚴了,人家受不了,最後惱羞成怒,那我們也有過失。

  《群書治要》不管是經部、史部、集部,其實從事上也是跟我們講這兩個字,就是「因果」。這個朝代為什麼興盛?原因在哪。這個朝代為什麼衰亡?原因在哪裡。請問諸位仁者,大家深信因果了沒有?我們現在,你看每天發生的天災人禍不少,甚至於發生在我們身上,我們相信因果嗎?上一節課好像跟大家有提到,當時候台灣九二一大地震,結果有一些同修到了新加坡找老人家:「佛法不靈,南投的寺院那麼多,怎麼地震那麼嚴重?」大家想想,這個提出來的人不是一般民眾,很可能是修學好多年的同修,他跟師長提出來這個問題,請問他的內心有沒有疑?諸位仁者,我們這一、兩個禮拜對境界有沒有起疑心?這個都要自己觀照的,不疑,不容易。師長老人家受了具足戒,受了比丘戒,回去台中慈光圖書館要感謝老師。你看李炳南老師遠遠跟師長怎麼說?「你要信佛!」大家聽經得要會聽,聽的時候著了相,那個是李炳南老師講給老和尚,跟我沒關係。我們聽經可會撇清關係,這講給誰聽的?不是講給我聽的。讀經能受用,讀的時候佛陀講給我聽的,當機者。我們聽師長老人家講經能受用,態度是關鍵。師長老人家為我講的,專門勸我,用這樣的心聽經才聽得深入。不然邊聽邊覺得那是講張三的、講李四的,這樣的心很難納受善知識給我們教誨。而且縱使我們在聽,假如不觀照自己的心,可能邊聽自己起了憂慮、恐懼不知道。聽經會起憂慮、恐懼,這有點不正常,因為善知識的目的是透過講經,幫助我們放下憂慮、牽掛、分別、執著。假如那天聽完心情很不好,那鐵定聽的心境不對,這個都要自己去檢查。聽著聽著有沒有懷疑起來了?那都要自己護念自己的心念。

  同修跑到新加坡去問師長:「佛法不靈,南投地震那麼嚴重?」師長講:「你去看看懺雲法師的道場有沒有事。」蓮因寺沒問題,他持戒精嚴,有護法神。地震那麼嚴重,他那裡沒問題,真有因果。南投再嚴重,有一些道場沒問題,他依教奉行。道場不依教奉行,那造的業可不輕,可能斷人慧命,這一般的團體企業不會犯這麼嚴重的過失,可是道場會犯。所以我們對於因果是不是在任何境界都能深信不疑?這個是我們取《群書治要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。尤其我們處在這個時代,我們有沒有信心?「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」,我們可要有這個信心,我們才能把這個信心傳遞給下一代。我們自己修學的人信心都不足,怎麼去帶動感染他人?共業當中有別業。我們不只要有這個信心,還要把這個因果,從自身、從家庭、從團體,把它表法出來;能表出法來,那是對這個時代最大的貢獻。你看災難發生了,師長舉了,你看「懺雲法師他們的道場」,有這樣的榜樣,才能把大眾的信心立住。不然一看,學了家庭沒有比較好,團體是非沒有比較少,那你說接觸的大眾信心怎麼建立?

  所以每一次讀到三皈依,我們佛弟子每天做完早晚課,一般都會念三皈依。當然念的時候要念入心,不能走形式。「自皈依佛,當願眾生,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。」希望眾生都能明白自己有佛性,都能發起菩提心來,發菩提心就能成佛。一切皆成佛,我們用這樣的心來念這一句,當願眾生,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。「自皈依法,當願眾生,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。」在這個時代沒有智慧的話,要解決種種問題,真不容易。當然自己要帶頭,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。「自皈依僧,當願眾生,統理大眾,一切無礙。」我們帶動親戚朋友、帶動有緣的人學習正法,希望一切無礙,希望他們的信心從我們建立起來,希望跟我們相處都能和合無礙,大家依眾靠眾,沒有人我是非。這個是我們念著三皈依隨文入觀,自我的期許。我們要理解到一般大眾,他接觸到儒釋道,他會很自然生起一種崇敬的心,不止對經典會崇敬,對於弘揚儒釋道的團體,他也會很自然生起一種崇敬,我們更應該表好法,讓他的信心因我們而建立起來。這個就是師長常常勸勉我們的,要做好榜樣,為人演說。這個在當前的時代太重要,能立住大眾的信心。所以我們今天學了《群書治要》,依教奉行,我們的家庭、我們的團體愈來愈好,大眾看了認可。

  我們看接下來提到,「太宗喜其廣博而切要」。這一部書前面有提到,包含經史子,而且「上始五帝,下迄晉代」,有一萬四千多部書,挑出了六十八本。所以是很廣博的,廣大、博大,而且挑的都是最重要的內容,切要。太宗很惜緣,那麼多大臣的良苦用心,所以他「日日手不釋卷」。所以人珍惜因緣,不是嘴巴講的,他會有具體的行為,每天一有時間就學習。所以我們看著師長這段序文,這應該也是勸勉我們,我們的學習態度,要向唐太宗效法。

  太宗說到:「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,卿等力也。」從這句話我們看出太宗讀這部書很有受用,他遇到事情都能稽古,這個稽就是查,以古代留下來的這些經典,甚至是歷史,來考慮他當前遇到的問題。說實在的,這個世間沒有新鮮事,我們所遇到的問題,在幾千年歷史當中都有相似的事件。我們肯學習古代,都能找到相應的理跟事。所以太宗他很珍惜這部書,他遇到事的時候,他不迷惑,從經史子當中找到相應的理跟事,來考慮問題,來提醒自己,這是他的受用。我們真把這個《36O》用上,以後遇到事情不會說:哎呀,咋辦?以後不要說咋辦了,以後說:哎呀,趕快來翻書。跟修身有關的,或者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都可以趕快查閱。而這句話也告訴我們,太宗是個非常感恩的人。他受用了,感謝所有編這部書的臣子,「卿等力也」,感謝你們用心良苦。他是一個皇帝,處於最高的位子,但是他也是適時的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,這也是要學習的。我們有時候性格上比較不願意表達。我們的念頭當中有個不願意,這就是一種執著點,該表達還是要表達。《無量壽經》說,「亦無希求不希求想」。在境界當中把喜歡、討厭放下,把想不想放下,該做的就去做,該做的不想也做,這個才叫突破。「由是而知,貞觀之治的太平盛況,此書貢獻大矣!」從太宗這句話,就可以知道他非常受用。用在哪?用在他治理整個國家,最後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。所以這一部書是成就盛世的理論依據。當然這部書記載的是真理,真理是超越時空的。哪一個人、哪一個家、哪一個團體,甚至於是國度,肯學習這一部,那他也能身修、家齊、國治,甚至於可以給這個世界帶來重大貢獻。

  下一段師長有提到,「然因當時中國雕版印刷尚未發達」,而這一部書是唐朝編的,但是到了宋初已失傳。所以經典的承傳,其實在古代是並不容易的。「《宋史》亦不見記載」,沒有記載這一部書了。「所幸者,日本金澤文庫藏有鐮倉時代」,這個時代是一一九二年到一三三O年,這段時期「日本僧人手寫《群書治要》的全帙」。這部書有五十萬多字,把它寫完整,這是下一番苦心。居然是一個出家人,把它寫下來了,抄下來了,帶回到日本。整個佛法在神州大地的因緣是特殊的,所以可能這個出家人他考慮得很深遠,因為佛法在印度有小乘還有大乘,要先有小乘的基礎。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分五個時期:一開始講《華嚴》,那個境界高,要法身大士才聽得懂;後來開始講基礎,阿含十二年,方等八年;接著才講大乘,般若,純大乘二十二年;最後是法華、涅槃八年。講純大乘以前二十年基礎,所以扎基礎挺重要的。佛法傳到神州大地,小乘慢慢沒落了,不是小乘不用學,是中國本身儒家跟道家取代了小乘。而且儒家跟道家的心量,都是很願意去利益眾生,所以在心量當中,甚至還有超過小乘。這是神州大地自己所發展起來的文化,所以百姓很熟悉、很親切。這個背景都要了解。這一部《群書治要》也是儒道的精華,這個基礎重要。所以這個僧人一定有他考慮的。他要為眾生考慮,他不會說,我出家了,我學大乘,這個跟我沒關係,不管了,沒有!為眾生考慮。所以師長老人家,他是一代高僧,可是他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弘揚不遺餘力。他老人家說,犧牲生命都要把傳統文化承傳下去。他老人家很清楚,傳統文化是大乘佛法的基礎,沒有這個基礎,大乘佛法學不成。所以「淨業三福」就提醒我們,第一福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個就是作人的根基。

  這一部書亡失了,幸好日本僧人抄回去了,「並於清乾隆六十年,由日人送回中國本土」。大家想一想,當初唐朝假如比較吝嗇,這一部書我唐太宗看就好了,不給其他的人看、不給其他國度的人看,那這部書就沒了。量大福大,很慷慨送給別人看,最後福報又回到自己身上來。這一部書能夠再回到中國本土,這也是祖宗冥冥中的加持、護佑,我們子孫要珍惜,好好來學這一部書。所以師長印了一萬套,生怕這一套書不能被重視。印了一萬套,進一步還要由我們弟子帶頭來學、帶頭來弘揚。這一部書是觀世音菩薩救急的,誰是觀世音菩薩?菩薩表修德,四大菩薩表修德,我們要照著這樣修。所以大家讀《地藏經》,讀到地藏、地藏,不要讀著地藏、地藏,我家裡有一尊地藏菩薩像,地藏、地藏,那一尊。要隨文入觀,這個經文也是在期勉我們要效法地藏菩薩。

  「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和臺灣分別以此版為底本影印出版。」這些單位都很難得,現在印古書的單位不多,重視古書的單位我們也要多支持。現在這個時代推展有意義的事情都有挑戰,比方說經營有機農作,真去做了,挑戰不少,種子不好找,土地污染、水源污染、空氣污染。在這個時代要做一件好事困難重重。所以,諸位仁者,你們現在假如遇到困難太正常了,不要難過,甚至於要幽默一點,老天爺很瞧得起我,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。這是老天爺瞧得起我,我才有這些考驗。還要記住李炳南老師說的,「困難愈大,功德愈大,歡迎困難,歡迎困難!」我們的心態好了,任何事情障礙不了我們,因為真正的障礙不在外面。境界沒有障礙,境界沒有問題,是自己的心起了分別執著,才會跟境界對立起來,才會卡住了。所以「竹密不妨流水過,山高豈礙白雲飛」,白雲不執著,有山擋住它,它往兩邊走。就像師長遇到一位弟子在香港跟他說,「師父,你今天不幫我圓頂,我就不走了」,他就跪下來。師長說,「你不走,我走。」

  師長接著說,「古聖先賢之文化教育,的確能為全世界帶來永恆之安定和平」。我在法國認識一位前馬達加斯加的大使,他是前大使。他們國家的領導者,在一些政策上,確實有一些情況。結果他學了《群書治要》,這些政要也挺難得,有來徵詢他的意見。他用《群書治要》的精神,提醒這些國家領導人,尤其有一句叫「過而不改,是謂過矣」,《群書治要》有。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,假如有過都不承認,也不道歉,這才是真正的過失。結果國家領導人接受了,跟人民道歉,反而得到人民的支持。確實哪一個國度有接受了,就能得到利益,能為全世界真的帶來利益,帶來永恆的安定和平。

  「最極關鍵者,即國人本身,必須真正認識傳統文化,斷疑啟信。」這句話說的是我們,我們是炎黃子孫,是中國人。為什麼?其他民族國度一看,你們自己都不學,人家沒信心。所以我們有責任認識自己的文化,好好去落實,好好去弘揚,才能把這個文明的智慧去利益到其他的民族國度。我們自己要斷疑啟信,剛剛講到不能懷疑。當然不能懷疑,也不要硬壓,「心有疑,隨札記,就人問,求確義」。我們十二月三十一日英國傳統文化學習班有個交流,我們前面好像有幾個問題還沒回答,我們一併在三十一日來交流。前一陣子想說要回答,後來生病,不好意思。我是記得的,欠人家的一定要記得,不然就要再去輪迴。

  「聖賢傳統文化實為一切眾生自性流露,超越時空,亙古彌新。」儒釋道的經典,經是佛言,佛從自性裡面說出來的。我們的自性跟佛跟聖賢是一樣的,所以這些真理亙古不變,而且可以古為今用,彌新。只要我們學通了,可以用在當世,可以解決當前的問題。我們現在要深入來學習,學習的態度是關鍵。態度決定成功,態度決定學習的效果,「關鍵,端在誠敬二字」。要用真誠心來學,用恭敬心來學,還有要用清淨心來學。不是為了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來學,是為了利益眾生來學的。印光祖師有說,「誠與恭敬,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祕訣」。最極最妙的祕訣,師長在序文裡面告訴我們了,印光祖師也跟我們強調了。真誠,誠則真,實實在在,真心來學,不是應付的,不是搞虛的,學一句,做一句。「誠」這個字,你可以用跟這個字相連的詞來體會,你看真誠、誠信,真誠的人守信用。我答應佛菩薩、我答應聖賢、我答應師長,我哪怕沒有見過他老人家,我的心裡已經有這樣的承諾了。老人家我不辜負你的教誨,我不辜負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,不辜負佛菩薩,不辜負自己的老師,人的真誠就提起來。每一天點香,香也代表要守信,這個香飄到空中,傳到極樂世界那裡去了,傳到師長那裡去了。當然師長在極樂世界都能收到我們的真心。

  「《曲禮》曰」,也是提醒我們,「毋不敬」。這個提醒就是我們的誠敬心要在哪裡提起來?毋不敬。就是一切時要提起來,一切處要提起來,對一切人事物都要提起來,這樣才叫毋不敬。這樣才叫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;可離,非道也」,我們一離就不是用真心了。真心是恭敬的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都要恭敬。所以學佛就是恢復真心,恢復真心就成佛了。普賢菩薩是榜樣,菩薩不修普賢行,不能圓成佛道。普賢菩薩是榜樣,他的十大願王,第一個就是「禮敬諸佛」。大家想一想,我們今天對人恭敬,跟學《群書治要》有沒有關係?我今天對人不恭敬,我看這個人不順眼,這個跟學《群書治要》沒關係。有關係!你對這個人的態度是你的心在起作用,你學《群書治要》也是這一顆心在起作用。對人不恭敬,突然學《群書治要》非常恭敬,我看不大可能。所以隨時「全修在性」,所有接觸一切人事境緣在修什麼?修這一顆真心,毋不敬。

  前清康熙帝有說,「臨民以主敬為本」。他治理百姓,面對人民,他也是恭敬。人民都是上天的人民,天地滋養萬物,所以縱使他做皇帝,他不敢輕慢人民。「誠與敬,千古相傳之學,不越乎此。」這也是康熙皇帝說的,所以他能把文化學得這麼深入,也是他的心境誠敬。「程子」,這是大儒說到,「敬勝百邪」。人的恭敬心提起來了,邪念、妄念就起不了作用,正念現前,邪念自然污染不上。師長引這幾句教誨,是說明我們「修身進德、利世濟民,唯誠敬二字,方能圓成」。我們有誠敬的態度,才能把身修了,才能「德日進,過日少」,進而才能利益跟我們有緣的人。

  「若對古聖先王之教育毫無誠敬,縱遍覽群籍,亦難獲實益。」不能誠敬,讀的書再多,要受用很困難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,沒有誠敬不得利益。誠敬的心不是嘴上講,表現在哪?珍惜,表現在依教奉行。所以我們也要檢查檢查自己,是不是真的誠敬?《群書治要》哪些句子,我有放在心上,要去落實。這是對這一部書的誠敬。我們遇到事情,都以它的教誨來思惟,這誠敬。真有這樣的態度,那《群書治要》中這些聖賢,冥冥中都會感應道交來護佑我們。諸位同修,你們現在迴向的時候,有沒有迴向給編撰《群書治要》的諸聖賢,還有《群書治要》中的諸聖賢,沒有他們就沒有這一部書了,我們要感恩他們。感恩也不能只是掛在嘴上,也要祝福他們,迴向給他們,然後希望他們同生極樂國。就像《淨修捷要》第三十二拜,一心觀禮,「生生世世,及現在生中父母、師長、六親眷屬、冤親等眾」,包含我們身為炎黃子孫要感恩的這些祖先、聖哲人都算在內,「頂禮三寶,求哀懺悔,普代法界眾生,迴向西方極樂世界,同生淨土,同圓種智」。我們遇到念佛法門結的緣都不結輪迴的緣,結同生極樂國的法緣。

  所以這一段最後,師長引「孔子曰: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是也」。信而好古,不懷疑,就真誠;述而不作,不傲慢,就會恭敬。所以師長護念我們修行,他老人家說最佩服孔老夫子的八個字,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。我們一定要有這八個字的態度,我們才能深入《群書治要》、深入經藏,因為我們有這個態度,我們就是法器,這些經教就能裝得住,就能入心了。

  好,今天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。有講得不妥的地方,還請諸位仁者批評指正。謝謝大家。

最新消息

熱門內容